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元朝统治期间)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而没有政变和兵变,反映了蒙古帝国的( ...

(在元朝统治期间)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而没有政变和兵变,反映了蒙古帝国的(   )

A.民族矛盾特别突出B.中央集权的有效

C.行省制度行之有效D.君主专制的弱化

 

A 【解析】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实行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尖锐,因而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故A项正确;“没有政变和兵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央集权的有效,但这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行省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弱化,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   )

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

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查看答案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查看答案

《汉书•循吏传>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该史料反映了(   )

A.蜀地私学迅速发展B.蜀地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学官主教儒家经典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是太阳系日心说的创立者,也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496到1506十年间,他到意大利求学,主要攻读医学、法律、神学等专业,还钻研了大量的古希腊著作。哥白尼的天才在于体系的建构,他的伟大成就是《天体运行论》。在此著作中,他提出地球和其他行星每天围绕着它们自己的轴自转,同时每年又围绕静止的太阳运转。明末清初,随着“西学东渐”,哥白尼的学说传入中国。成书于1640年的《历法西传》介绍了《天体运行论》的卷次目录及一些观测结果,但对日心地动说没有提及。成书于1643年的《崇祯历书》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但没有完整介绍哥白尼的学说,并且对地动说进行了否定。当时的一些文人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态度。如清朝著名经学家阮元在其《畴人传》中说:“其(日心地动说)为说至于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所以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自杨小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在中国的最早介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