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积极宣传和倡导“五族共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积极宣传和倡导“五族共和”。但到1919年,他在《三民主义》一文中写道:“我国人自汉族推覆满清政权后,则以民族主义已达到目的矣。更有无知妄作者,于革命成功后,创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说。”“今日讲民族主义,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他称美国的这种以美国原有民族为基础同化其他不同民族为一个民族的民族主义为积极的民族主义。中国也需要实行这样的民族主义。到了1923年,孙中山在阐述“民族主义”时又指出:“吾党所持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随革命形势之伸张,渐与诸民族为有组织的联络。”“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族。”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孙中山各阶段“民族主义”观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1)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主张“五族共和”,1919年反对“五族共和”,主张美国式的民族主义,1923年主张各民族平等,并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6分)(2)特征:辛亥革命前后,以“五族共和”为核心;1919年,以同化为基础,一元一体;1923年,以平等为基础,多元一体。(4分)原因:辛亥革命前后,面临着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任务;1919年,一战结束,美国迅速崛起,给反专制斗争屡屡失败的孙中山带来新的希望;1923年,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重新解释三民主义。(5分)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从材料中的时间线索“辛亥革命前后”“1919年”“1923年”,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经历了从主张“五族共和”到主张美国式的民族主义,再到主张各民族平等的演变。 (2)特征要在第(1)问的基础上概括回答;原因结合所学,从各阶段的社会背景上入手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我国古代的乡里组织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真正得以健全和推广,却是在战国时期。《墨子尚同》中提到的行政系统为天下、国、乡、里。《管子小匡》中提及齐国的行政系统是国、乡、州、里。规定二千户为一乡,五十户为一里。《周礼大司徒》中将王国百里之内划作乡,百里之外划作遂。乡内的组织是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一万两千五百户为一乡,二十五户为一里。各国统治者通过乡里组织,将统治延伸到基层的乡村社会。《周礼里宰》记载里宰的职责有掌握“六畜兵器,治其政令,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耘”。掌握夫家众寡,成丁口数,以起徭役,以课贡赋。“掌其戒治”,宣读邦法,负责地方诉讼讯问。同时定期把地方百姓的行为汇总上报,惩恶扬善。乡里组织作为一种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在战国时期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顾旭娥《战国时代乡里制度的渊源及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乡里组织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乡里组织的功能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满分5 manfen5.com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王杖诏书》中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

——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养老制度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价值。

 

查看答案

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查看答案

在农民土地问题上,1917年8月前,布尔什维克尽管支持农民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要求,但并不同意按农民的要求平分土地。6月,社会革命党把平分土地写进了自己的党纲,遭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强烈批评。但到8月底,布尔什维克把社会革命党的这个口号接了过来,变成自己的口号。这反映了当时的布尔什维克(   )

A.在土地问题上缺乏成熟的考虑

B.试图削弱其他各党派的影响

C.真正重视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

D.意在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