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 )
A.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B.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B.官营手工业日益进步
C.王侯拥有高贵的的政治地位D.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
下面两幅图主要反映了( )
A.宗法制度遭到了很大破坏
B.由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分封制度产生了双重影响
D.分封制的崩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摘编自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
材料二 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认为: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摘编自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
材料一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以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乌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摘编自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