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据此可以推知( )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要富强必须先实现民族独立
D.一战的爆发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曾国藩说:“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曾国藩这段话旨在( )
A.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
B.主张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C.宣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D.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梁启超在论某一历史时期学术时说:“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竞蓄书画图器,邀名士鉴定,洁亭舍、丰馆谷以待。夫此类之人,则何与于学问?然固不能谓其予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这一现象可能存在于( )
A.春秋战国时期B.北宋时期
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
《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
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
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
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
《史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
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