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论某一历史时期学术时说:“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

梁启超在论某一历史时期学术时说:“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竞蓄书画图器,邀名士鉴定,洁亭舍、丰馆谷以待。夫此类之人,则何与于学问?然固不能谓其予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这一现象可能存在于(  

A.春秋战国时期B.北宋时期

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

 

D 【解析】 试题解析:明清朝廷将盐业管理机构设在扬州,相当多扬州盐商获得朝廷特许经营,称“两淮盐商”,A项排除;根据材料“淮南盐商”,结合所学可以判断时间应当在明清时期,B项排除;根据材料“然固不能谓其予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可知淮商对文化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清朝尤为突出,C项排除,D项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

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

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

 

查看答案

《史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

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

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查看答案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查看答案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

第10点: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第11点: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第12点: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摘编自吴于瑾、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

第八十七条: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四点原则”和《凡尔赛条约》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并分别指出它们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这一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为相数十年,政绩显赫。面对郑国“国小而逼,族大宠多”,处在列强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局面,他首先整理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亩征税,“作丘赋”,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同时,公元前536年,他铸刑鼎,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子产还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不许贵族随意干涉百姓的经商活动,坚持实行“市不豫贾”。他不毁乡校,广开言路。对内宽猛相济的方针保持了国内政局长期稳定。对外他一反过去对大国俯首帖耳的外交政策,敢于说“不”,维护了郑国的利益,为郑国争取并创造了最大限度的生存空间。子产的改革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郑克堂《子产评传》等

(1)根据材料,分析子产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