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

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爱国救亡精神B.自由开放意识

C.民主法治观念D.实业救国愿望

 

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中华民国八年”可知是指1919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是指通过五四爱国运动启发了民智,各个阶级参加的爱国救亡运动,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表述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枝柳。程颐遽起谏曰:“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这表明(   )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查看答案

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苏联的这一做法(   )

A.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D.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查看答案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查看答案

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