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梁启超在《上张南皮(即张之洞)尚书书》写道:“以六经...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梁启超在《上张南皮(即张之洞)尚书书》写道:“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求治天下之道;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梁启超这一主张

A.与“中体西用”一致               B.强调中西学并重

C.体现了“托古崇经”               D.为光绪帝所接受

 

A 【解析】 试题分析: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既是“上张南皮(即张之洞)尚书书”就应该考虑到张的主张,与材料中“以六经诸子为经,而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历朝掌故为纬,而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相符,故A项正确;强调并重,与材料中“以……为经,而以……辅之,……以……为纬,而以……辅之”不符,故B项错误;“托古崇经”,与材料中“以西人公理公法之书辅之……以希腊、罗马古史辅之”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梁启超在《上张南皮(即张之洞)尚书书》”表明是上书张之洞而非光绪帝,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18745月日本兴兵侵略台湾,为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从187416开始报道到187747止,连续三年多报道轰动朝野的 “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材料中《申报》的作用表现

A.以文字记录下丰富的史料素材

B.客观记录了近代史的发展进程

C.发挥了舆论导向推动事件进展

D.影响清政府对事件的有效处置

 

查看答案

清代,广东成为严重缺粮省份。雍正时有人说,广东“即丰收而乞籴于(广)西省犹不下一二百万石”;乾隆后,广东尚有进口洋米。这一情况的发生表明当时广东

A.自然灾害较为严重                 B.赋役改革成效不大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政府抑商政策废止

 

查看答案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宋代御史台的察院,上自宰相,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材料表明古代的监察

A.地位越来越高可弹奏宰相           B.是朝廷的耳目对朝廷负责

C.解决相权威胁的主要途径           D.位卑权重以小制大的范式

 

查看答案

南宋朱熹认为“礼”是伦理纲常的集中体现,对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作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并且为“建祠堂”、“祭祖先”等旨在巩固伦理纲常的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同时,他还专从儿童教育方面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反映出朱熹

A.注重儒家伦理世俗化、普及化

B.坚持三纲五常与封建统治结合

C.维护宣扬周代以来的礼乐纲常

D.高度重视宗族和儿童教育工作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士已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加速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材料中社会新阶层的出现

A.满足统治阶级需要                 B.加重下层民众负担

C.推动社会转型发展                 D.激化已有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