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以〈红楼梦〉为例浅议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
B.《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C.《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拥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思想的天空”中的主要成就是( )
①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②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的人,也不会风度翩翩。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该观点最早源自( )
A.启蒙思想家 B.宗教改革者 C.人文主义者 D.古代儒学大师
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
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 B.经典力学的形成
C.进化论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下列生物医学技术能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是( )
A.《黄帝内经》—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B.“东方药物巨典”—“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达尔文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警告青年》
(1)材料一与材料三分别代表哪一个派别?,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2)材料二属于哪一个派别?它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