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孝”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遽大变革,社会动荡,分封秩序已难以为继,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情势提出自己的变革主张,即恢复“周礼”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安定,但“周礼”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特征其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这与春秋战国时代新社会力量的崛起和发展相违,孔子“礼”制主张最终必然破产,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故选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

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20世纪30年代新政府改革的背景;与同期的美国改革相比有何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两国改革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区域/国家

GDP总量(百万美元)

人均GDP

GDP比例(世界百分之%)

1820年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

228 600

600

32.9

法国

38 434

1 135

5.5

英国

36 232

1 706

5.2

日本

20 739

669

3

德国

26 349

1 077

3.8

美国

12 548

1 257

1.8

1870年

大英帝国

265 000

 

24.1

清穆宗同治九年

189 740

530

17.2

英国

100 179

3 190

9.1

美国

98 374

2 445

8.9

法国

72 100

1 876

6.5

德意志帝国

71 429

1 839

6.5

日本帝国明治时代

25 393

737

2.3

1913年

大英帝国

570 406

 

21.1

美国

517 383

5 301

19.1

中华民国

241 344

552

8.9

德意志帝国

237 332

3 648

8.8

英国

224 618

4 921

8.3

法国

144 489

3 485

5.3

日本帝国大正时代

71 653

1 387

2.6

 

(注:数据来自于相关参考文献。和其他一切对历史上的经济数值之评估一样,相关的计算可能有些或者不全然准确,仅供参考,但不影响答题。)

历史学家李剑鸣认为,历史解释包括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请你以此为标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解释。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举办近代新式企业的组织形式之一。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政府委派官员经营管理。起初是为了适应“求富”的目的……可是清政府财力拮据,不能拨出巨款直接投资,也不愿负担亏损,遂选派富商、买办或退职官吏出面募集私人股本,兴办企业。

——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二  “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从19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曾经大力主张并亲自实践“官督商办”模式的郑观应无奈地写下了《商务叹》:“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官督商办模式的历史使命,到此的确已经完成。

——摘编自雷颐《历史的裂缝》

材料三  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 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斯大林不相信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正规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来分配设备和物资。这导致了瓶颈现象和浪费,因为给各个工厂的配额是在莫斯科制定的。不过毫无疑问,迅速的工业增长正在发生。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 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清政府尝试官督商办的目的和最终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和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

 

查看答案

1946年初,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被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A.对抗共产主义     B.争夺世界霸权    C.实行政治封锁    D.采用经济制裁

 

查看答案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农业发达的地区,在1932-1933年却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下表为苏联官方发表的1926-1939年人口统计资料(单位:千人)。对此次饥荒分析正确的是(   

国家

1926年人口

1939年人口

人口增长数

增长率 %

苏联

147 028

170 577

+23 529

+16.0

俄罗斯

77 791

99 591

+21 800

+28.0

白俄罗斯

4 739

5 275

+536

+11.2

乌克兰

31 196

28 111

-3 084

-9.9

 

 

 

 

 

 

 

 

 

A.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乌克兰    B.反映农业集体化问题严重

C.乌克兰经济落后于其他地区    D.说明斯大林模式积重难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