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

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A.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

D.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由“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这个道路是独立、自 主、非集团化,开展不结盟运动。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只能是冲击不可能动摇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B项错误,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其追求的目标,还没实现;C项错误,当时中国没惨叫不结盟运动;D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冲击了两级格局的局面,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新兴力量的崛起·不结盟运动 【名师点睛】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截至2012年5月)拥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影响: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

 

查看答案

据《苏联真相》记载,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_;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苏联的这一做法  

A.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C.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D.有利于新的经济体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所述属于挑战范畴的是

A.原始社会先民以刀耕火种进行集体劳动

B.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C.岛屿港湾众多有利于希腊创造城邦文明

D.两极格局背景下中国建设采取苏联模式

 

查看答案

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以上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

A.特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 

B.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

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  

D.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查看答案

1215年6月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叫要确立相关法定程序;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这反映了《宪章》  

A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保护了公民的基本人权 

C.取消了国王的征税权 D.奠定了英国宪政的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