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由“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可知此派提倡节俭,结合所学能判断出是墨家学派,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排除AB;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正涵义,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与礼,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和墨家 【名师点睛】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春秋) 孟子、荀子(战国) 见儒家思想的形成。 墨家 墨子(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道家 老子(春秋)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庄子(战国) 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提出“齐物”;“逍遥”,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 法家 商鞅韩非子(战国) 君主集权的集权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的法治观;“时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发展观、改革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的外交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 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以及建交对象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方针与成就。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各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各图所展现的政治体制。图3体现了美国中央政体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与图2相比在国家管理体制上的进步创新之处。简要分析造成图3和图4两种政体不同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材料三、四分别出自法国和德国的哪部政治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文献颁布的历史作用。

(4)通过对中外政治体制变化的研究,请你谈谈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满分5 manfen5.com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征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其中“空想到科学”指的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建立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十月革命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包括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美苏大规模削减军事力量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         C. 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