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表: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材料二“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材料三 第二条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

(3)材料四中的关于选举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特点:《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4分)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8分) (2)特点:制约和平衡(或三权分立)(2分) 实现: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4分) (3)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分) (4)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学习西方等。(答其中两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题干分析了“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关系,“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等可以得出《十二铜表法》特别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材料二针对妇女犯下的罪,“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审判要取决于皇帝。比较西方法律注重平等,中国法律是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根据中西方法律的侧重点回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三题干“总统”“国会”“联邦”“合众国”,得出《1787年宪法》所遵循的总统制和联邦制原则。美国政体为了达到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使用三权分立体制,根据所学知识,联系总统的产生和权力的制约来回答。 (3)关于“民治”就是“法治”的过程,本题考察的是中国近代到建国初期的法制化建设,既有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的法制化成果,又有新中国成立前后无产阶级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所学知识,例举三部法律回答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制不断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成就。本题设问开放,其社会条件通常可以围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学习西方等回答。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连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因为(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 

D.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

 

查看答案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

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查看答案

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中国外交正逐渐走向自主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查看答案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查看答案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