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家的强盛,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由人口...

国家的强盛,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汉代重视选拔人才,并强调品行,为此,实行了由下面向上推荐人才的选官制度,请写出其名称。汉武帝时期,以儒术取士成为这一制度的重要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怎样的演变趋势?

(2)隋文帝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吏,废除了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九品中正制在执行的标准上存在什么弊端?在此基础上,科举制得以形成,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科举制由士子自愿报名参加中央组织的选官考试,诗斌成为重要的考试内容,最后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请据此分析科举制实行的政治、文化意义。

(4)历史往往极具戏剧性。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在清末被废除。但是,这一时期的英国通过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比较好地解决了行政人才的选拔问题.请从制度的政治属性这个角度来解释这一戏剧性的历史现象?

(5)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今天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借鉴科举制度的积极理念和价值。请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对当前人才选拔的借鉴价值。

 

(1)名称:察举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弊端:以门第为标准。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 (3)意义:打破了贵族的垄断,扩大了人才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文化的发展,引导了社会读数求学的风气。(任答一点即可) (4)解释:中国科举制度是为封建君主制服务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5)价值:广泛开放的选拔对象,通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公开公正的选拔方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任答两点)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国的选官用官制度在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地方举孝廉到中央,并经过考核任用人才。对于儒家思想在汉代的作用,主要就是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为后世之典范,影响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我们都能知道它对世家门阀是有利的,因此选拔人才的时候没有做到公平,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容易引起社会的动乱。科举制的产生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而不是隋文帝的分科考试。 (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的叙述我们知道本题考察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队对于政治的影响体现在打破了门阀贵族的垄断,使得人才来源更加广泛,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对文化教育的影响是促进了人们学习,使社会崇尚学习,有利于社会的文明。 (4)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国的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变成了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相反英国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之后,创立了一套资产阶级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就说明制度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两者的阶级属性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整理能力。关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他有好的一方面,也有落后的一方面。我们要做到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更多的好的地方影响到我们目前的选官用官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种人才选拔的风尚和机制,使公平竞争成为社会的准则。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发展民生保障事业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磅)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峨《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为直接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在新政中实行了哪一重要举措?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福利政策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福利政策的调整反映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实施民生保障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都重视人的价值,但前者更加强调人的理性和社会道德。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模仿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2014年是中俄正式建交65 周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2014~2015年举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下列关于俄罗斯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苹果车》是普希金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

B.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著名的印象派绘画作品

C.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卫·科波菲尔》反映了俄国社会的深刻矛盾

D.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旋律异常优美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美国总统约翰进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 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华约的建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