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绷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孙中山的论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要防止出现西方国家类似的社会问题,必须要防微杜渐,实行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工商业不发达就不能实现民生主义,因此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因此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也不是孙中山这一时期的革命目标,因此D错误。故本题选C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名师点睛】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两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三个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 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大革命。 五大转变: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 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查看答案

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这次思想解放是指:

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文革”

B.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崇拜

C.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崇拜 

D.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查看答案

某作品被公认为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其主人公曾经是理性主义的追随者,爱真理,为自由而奋斗,但现实告诉他,人的理性克服不了自私的本能,“到处是伪善,到处是欺诈”的现实无法改变。与这部作品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唐璜》

C.《大卫·科波菲尔》            D.《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