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以一己之利...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材料二  在卢梭看来,“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纵然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互相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则总是倾向于平等”。“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 

材料三  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建议清帝“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梁启超说:“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孙中山在他签署的一道法令中说:“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种人民,对于国家社会之一切权利,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得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卢梭学说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

 

(1)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君主专制;调整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批判封建法制(3分) 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分)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1分)思想:理学僵化(1分) (2)观点: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2分) 不同:卢梭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对封建制度(2分)宗羲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封建制度(2分) (3)影响:卢梭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得到实践运用,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该问考查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黄宗羲认为“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共治,以民为本。 (2)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由材料“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这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由材料“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可归纳出人民主权说。根据阶级分析法,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在于阶级立场不同。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材料分别从康有为、梁启超的言论和孙中山颁布的法令等为证,说明卢梭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得到实践运用,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卢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黄宗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围绕“中国科技成就”这一内容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的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满分5 manfen5.com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B.成功发射“东方红-1”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查看答案

《科学的旅程》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分别是指( 

A.否定“文化大革命”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B.纠正“左”倾错误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破除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D.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查看答案

延安时期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  )

A.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毛泽东思想萌芽、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毛泽东思想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