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   B、民主性   C、家庭性   D、强制性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选官制度。西汉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但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之手。当时被举者多是是现任官吏,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察举制弊端日益显现。征辟制的推行,有利于破格擢用人才,是对察举制的补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故选A。民主性强调的是民主权力,家庭性和强制性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君主的)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说明汉朝时         

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查看答案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有位学者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认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位学者所说的“商品”指的是         

A、白银   B、棉布   C、丝绸   D、鸦片

 

查看答案

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            

①提名内阁成员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

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④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A. 美国人     B. 英国人    C. 法国人    D. 德国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