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梁启超强调:“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孙中山则主张:“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曰中国第一急务》《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探讨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说明:可以就材料中某一观点进行探讨,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示例1:国民素质高低与实现民主政治密切相关。如近代中国的戊戌变法,由于民权思想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极为有限,国民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政治热情,最终维新派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努力失败。再如,北美人民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公民权利责任意识较强,积极参加独立战争并赢得了民族独立,且于1787年通过宪法确立起民主共和制。由此可见,国民素质高低对民主政治的实现影响较大。示例2:国民素质高低与实现民主政治无关。如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没有充分的思想启蒙,国民民主观念、公民权利和责任意识普遍缺乏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最终于1949年10月1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确立起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而近代法国,由于启蒙思想的影响,各种民主思潮盛行。人民公民权利责任意识高涨,并为实现各白政治理想而不懈努力,导致1789年至1875年长期政局动荡,难以实现稳定的民主政治局面。由此可见,国民素质高低与民主政治能否实现关系不大。 【给分细则】   观点及其论证 一等 (12~9分) ①观点明确。 ②多角度、准确地运用史实进行充分论证。 ③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表述准确。 二等 (8~5分) ①观点比较明确。 ②能运用史实进行论证。 ③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严密,语言表述较准确。 三等 (4~0分) ①观点不很明确。 ②史实不准确、不充分。 ③史论不能有机结合,语言表述欠准确。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难度比较高。本题要围绕着国民素质的高低是否对民主政治有影响的角度对手,而且要先提出观点,再论述观点,从多个角度、准确地运用史实论证。如示例1:国民素质高低与实现民主政治密切相关。如近代中国的戊戌变法,由于民权思想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极为有限,国民素质普遍偏低,缺乏政治热情,最终维新派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努力失败。再如,北美人民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公民权利责任意识较强,积极参加独立战争并赢得了民族独立,且于1787年通过宪法确立起民主共和制。由此可见,国民素质高低对民主政治的实现影响较大。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高中历史学习要求之一。

写一篇介绍近代以来英美“代议制”发展变迁的小文章。要求:请介绍近代英美国家代议制度的发展演变情况,谈谈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史证是历史核心素养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时期,各国普遍实行乡里制度,即在县下设乡、里、聚或连、闾等基层组织。乡设三老、庭椽、乡师等,主管教化和纠察……;里设里正(秦称里典,并设监门),主管23家—100家;聚是村落,设聚序以领之。除此之外,还普遍实行五家为伍,二五为什的什五制度,设立什、伍长(秦称伍老)以领之,并推行什五连坐制度。

——韦庆远等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2:中国近现代以来,平民实现了由“奴才”到“当家作主”的历史演变。

(1)指出材料1所述的历史“时期”及你的依据(材料及推理),概括指出材料描述的主要制度。

(2)据材料2,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平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措施。

 

查看答案

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短短8天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的“自由”是指俄国

A.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主要是因为它

A.促进了广大工人的觉醒

B.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第一次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