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

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这位儒学大师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材料文字“宋代的儒学大师”首先排除D项,王守仁是明朝的思想家。依据材料文字“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可知该位儒学大师属于心学家,程颢和朱熹属于宋代的理学家,主张向外格物穷理,AB两项均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 思想始于(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稷下学宫”是(   )

A.鲁国的官办学校           B.当时百家争鸣的缩影

C.儒家讲学的场所           D.最早的官办学校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来讲,大多为百姓而“鸣”,只有一“家”为统治者而“鸣”。这一思想流派应该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查看答案

对于世界文学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摘恩格斯《反社林论》

材料二  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和巩固后,社会矛盾充分暴露,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幻想破灭,不得不重新研究现实以图改造社会的产物。它是早期工业化后一阶段的主要文学思潮,这股思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作家以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斗争的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罪恶和黑暗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摘编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世界文学领域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流派是什么?其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流派在欧洲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文学思潮”指什么?发源于哪一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3)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文学特点为例,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

纺织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  明朝中期之后,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有人描述河南的情况:“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徐光启也说:“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海而鬻诸南,布则泛海而鬻诸北。”

——根据《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摘编

材料二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精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三 1905年3月(清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宁波商人戴瑞卿在江东建立“和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浙江有名的民族纺织企业。1953年底,企业负责人商议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得到批准,和丰纱厂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来私人经营的局面,走向新生成为全体人民的企业。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丰纱厂创造了众多优质品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1998年,随着改革的深化,该厂融入宁波维科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步成为一家经营群体和骨干职工控股、国有和社会法人参股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和丰蝶变——宁波近现代工业文明缩影》摘编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中期之后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技术积累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说明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大致时间。分析张謇在该时间创办大生纱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建国之后“和丰纺织企业”的性质发生过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丰企业”性质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