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
A. 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 B. 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
C. 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在《物种起源》发表后不久,一些学者就以达尔文理论为依据,批评现代社会庇护“不适应环境”的成员,使他们免受自然选择。进化论的法则甚至曾经被解释为胜利属于最强者,它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这说明进化论
A. 其进步意义超出生物学领域
B. 可用于解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无益于其他科学领域的进步
D. 在社会科学领域被曲解和误用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
A.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结。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资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