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

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评价的是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他们不属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学生容易混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教师应注意区别不同: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影响力有限。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表明顾炎武

A.正式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B.批判程朱理学的佛学化

C.主张废除传统儒家思想               D.意识到王阳明心学遇到危机

 

查看答案

宋代心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理学家指责其“诋毁先儒”、“传习邪说”,但是到了明代士人阶层却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心学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打破孔孟学说的权威

C. 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                D. 是对理学彻底的否定

 

查看答案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查看答案

《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

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      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

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        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

 

查看答案

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和谐               D.人的生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