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这种情况促使( )
| 美国 | 英国 | 联邦德国 | 法国 | 日本 |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 15.3% | 11.2% | 12.3% | 16.3% | 20. 8% |
通货膨胀 | 15.3% | 43. 9% | 11. 1% | 19. 1% | 32. 5%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
B.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欧美各国进一步增加关税壁垒
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题中空格处依次是( )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体系化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C.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
B.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
D.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为此,她宣称:“经济学是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改变灵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得出撒切尔夫人所说的“改变灵魂”是指(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大力发展福利国家
C.促使大资产阶级发展慈善事业
D.民众具备努力、节约等传统美德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 )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