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苏联撤销了25个联盟共和国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这一做法( )
A.加速了工业化的完成 B.促使企业获得自主地位
C.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 D.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张建华教授所著的《红色风暴之谜》载: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一种贡税。但是,只要有助于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切实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千克石油而惋惜不已。”这种做法( )
A.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B.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
C.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D.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流行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语有:自主择业,自贸区、基因重组、希望工程、博客、点赞等,上述流行语出现的原因有( )
①文化的多元化 ②大众传媒的推动
③国家政策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的弘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至25%。这体现了( )
A.日本侵华影响西方在华经济 B.北伐战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C.西方各国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逐步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