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方向”,是因为他提出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三个世界”的划分

C.“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他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因此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求同存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查看答案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耻辱        B.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

C.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进入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

 

查看答案

表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挥师过长江

 

查看答案

1940年9月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通电嘉奖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