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呈现了有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其中符合一致性的是( ) 选项 内容 自我认...

下表呈现了有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其中符合一致性的是(     )

选项

内容

自我认识

A

陈旭麓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体现了辩证法思维

B

清华大学历史系出版的《辛亥革命史》

是第一手材料

C

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运用了现代化史观

D

史学家认为,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历史研究具有客观性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认识与研究的方法。根据图表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和判断选项:A项的“内容”,无从体现辩证法思维,排除;B项史料属于书籍系列,明显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D项“史学家认为”,明显体现的是主观性,D项错误。C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故选C。 考点: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认识与研究·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司法总长伍廷芳指出:“审判官之独扼法权,神圣不可侵犯,其权之重,殆莫与京(大)也……审判官为法律之代表,其司法之权,君主总统莫能干预。”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对审判官独断专行的反对             B.对司法独立精神的支持

C.维护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精神

 

查看答案

“清政府推翻后,人们就无所适从了,不久就开始滥杀人了,谁军权在握,想杀人就杀人……辛亥革命开启了以后的几十年革命”。该观点旨在说明(     )

A.北洋政府政治分权以及军阀割据混战       B.辛亥革命后重建统一权威体制的艰难

C.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查看答案

图所示小说发表于1910年。作者陆士谔以梦为载体,畅想立宪四十年后(1951年)的新中国美好景象。该书的发表(     )

满分5 manfen5.com

A.证明中国已经实现民族独立

B.体现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的美好愿望

C.反映民众对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追求

D.说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

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

A.肯定了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强调了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