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突破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而且,在这些伟大的文明(指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文明等)中,政治危机常常会导致政府努力恢复传统或宗教正统来帮助其重建秩序,而科学的发展往往会被这一过程所阻断,甚至一些先进的科学成果还会被遗失。
而在1500年以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着思想家们去突破古代和宗教传统所赋予的知识,并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自然界……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18世纪的英国,这些变化第一次被聚拢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由科学所激发的技术革新,进而产生了现代工业的增长。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同一行业下面的数据为倍数。)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三 早在1952年12月5—8日,伦敦发生了由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导致4000余人死亡的“烟雾事件”。该事件提醒人类,肆意破环自然环境,最终将会招致严重的报复。
——摘自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发展主要趋势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综述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业化。
2006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位意大利影评专家最后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由此推断,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A.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 B.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C.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 D.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
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锋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上活动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些特点
A.中国外交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
B.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开展以经济贸易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索,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调节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再现了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西欧五国考察团的情景,而据统计,从1978年1月到年底,中国政府共派出各种代表团529个,这些代表团大部分被派往西方国家。中国政府的这种行为
A.突破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封锁
B.改善与西方关系,推动中国与发达国家建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决策
D.认清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推动历史转折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A.拒绝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 B.维护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C.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D.在西方大国中首先承认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