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典型说明
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观察下列对比数据。这些数据体现出
发达国家 | 人均GDP(美元) | 发展中国家 | 人均GDP(美元) |
美国 | 28740 | 印度 | 390 |
英国 | 20710 | 尼泊尔 | 210 |
德国 | 28260 | 巴西 | 4720 |
法国[来 | 26050 | 秘鲁 | 2460 |
瑞士 | 44320 | 埃塞俄比亚 | 107 |
世界平均:5130(《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 | |||
A.西欧国家主导了全球化 B.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C.全球化使贫富分化加快 D.世界经济收益两极分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