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

运动

洪秀全

 

沉重地打击了清

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南昌起义

周恩来

贺龙

新民主主义

革命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4分) 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等等)。(4分) (2)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辛亥革命: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南昌起义:历史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2分) (3)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要答出两项即可给满分)(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二的信息“中国……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可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题就是对外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对内实现人民的民主。由“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可知提出这一主题的主要依据就是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所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所以其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历史意义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南昌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在中国民主革命进行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而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但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真正的民主与独立。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南昌起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政治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某班学生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历程进行探究活动,并把成果做成了展板。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展板一:古代中国中央机构的演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唐朝和明朝相权的变化情况。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种什么趋势?

3)上述材料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查看答案

《大国战略研究》一书中认为,虽然第三世界大国纷纷崛起,欧洲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日本开始对美国说“不”,但“单极世界的缺位,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便是多极世界,而表现出单极倾向与多极倾向(或者一体化和多极化)并存的复杂局面”。对当前世界格局理解正确的是(   

A.“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D.美国已经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  )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查看答案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一国两制”构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