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A.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B.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一部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事态人情。这部作品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孟子》
C.《诗经》 D.《离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