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雍正元年八月上谕:“奢靡之习莫甚于商人……甚至悍仆豪奴,服食起居,同于仕宦,越礼...

雍正元年八月上谕:“奢靡之习莫甚于商人……甚至悍仆豪奴,服食起居,同于仕宦,越礼犯分……其弊不可胜言。尔等既司盐政,宜约束商人,省一日之靡费,即可以裕数日之国课,且使小民皆知儆惕,敦尚俭约。”从中可以看出

A.雍正主张剥夺商人财富以充国用

B.商人实力雄厚,威胁了专制制度

C.维护等级秩序是雍正思考问题的重要角度

D.商人败坏了社会风气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关键信息“同于仕宦,越礼犯分……其弊不可胜言”说明等级秩序的作用重要性,故C项正确;A只是材料中表面现象;B和D均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很多从军者或因失地、或因荒歉、或无家无业,以从军作为谋生手段。政府也经常到受灾地区招募士兵。这说明

A.军队发挥了收容流民、维护稳定的作用      B.军队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

C.不抑兼并是冗兵问题的根源                D.宋代社会具有鲜明的军事化色彩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的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查看答案

鲁国大旱,鲁僖公想用烧死女巫的方式求雨。大臣臧文仲极力反对,他说:“只有修筑城墙、节约粮食、节省开支,致力于农事才可救荒。”鲁僖公照做后,鲁国“饥而不害”。这表明

A.臧文仲主张富国强兵                B.当时已有人怀疑天命观

C.鲁僖公未能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D.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一面须将农工商各实业已办者,实心保护;未办者竭力提倡,以培元气。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lou zhi,比喻国家利益外溢的漏洞),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亦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张謇全集·政治》

材料二 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其(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

—— 《孙中山全集》

(1)据以上材料归纳张謇、孙中山的不同经济主张,并说明理由。

(2)谈谈你对他们经济主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