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很多从军者或因失地、或因荒歉、或无家无业,以从军作为谋生手段。政府也经常到受灾地区招募士兵。这说明
A.军队发挥了收容流民、维护稳定的作用 B.军队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
C.不抑兼并是冗兵问题的根源 D.宋代社会具有鲜明的军事化色彩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的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鲁国大旱,鲁僖公想用烧死女巫的方式求雨。大臣臧文仲极力反对,他说:“只有修筑城墙、节约粮食、节省开支,致力于农事才可救荒。”鲁僖公照做后,鲁国“饥而不害”。这表明
A.臧文仲主张富国强兵 B.当时已有人怀疑天命观
C.鲁僖公未能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D.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已经形成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一面须将农工商各实业已办者,实心保护;未办者竭力提倡,以培元气。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lou zhi,比喻国家利益外溢的漏洞),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亦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张謇全集·政治》
材料二 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其(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
—— 《孙中山全集》
(1)据以上材料,归纳张謇、孙中山的不同经济主张,并说明理由。
(2)谈谈你对他们经济主张的认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