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的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的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注意是“王室”成员即宗室成员不得担任,这样意图显而易见只能是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故D项正确;A与材料中主旨不符;军事防御不是材料中体现信息,故B项正确;C中不符合历史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名师点睛】“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①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②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2)表现 ①战国首倡: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 ②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③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3)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国大旱,鲁僖公想用烧死女巫的方式求雨。大臣臧文仲极力反对,他说:“只有修筑城墙、节约粮食、节省开支,致力于农事才可救荒。”鲁僖公照做后,鲁国“饥而不害”。这表明

A.臧文仲主张富国强兵                B.当时已有人怀疑天命观

C.鲁僖公未能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D.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一面须将农工商各实业已办者,实心保护;未办者竭力提倡,以培元气。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lou zhi,比喻国家利益外溢的漏洞),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亦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张謇全集·政治》

材料二 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其(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

—— 《孙中山全集》

(1)据以上材料归纳张謇、孙中山的不同经济主张,并说明理由。

(2)谈谈你对他们经济主张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 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 。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 ,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 《摘编自雍正本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