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美,法治更多是借助普通法的渐进传统逐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美,法治更多是借助普通法的渐进传统逐步完成了法治的基本统一: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则更多是通过国家的政治统一以法典方式促成了法治的统一。这两大法系国家的法治思想的具体表述和核心关注也有所差别。

——引自《社会主艾的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 截止至2008年2月28日,我国的法律法规统计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三 截止到2008年2月28日,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及数量统计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美、法、德国“法治”思想的“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1)英国法治强调议会至上;美国强调中央集权和三权分立;法国强调民主共和制的原则和民众基本原则的实现;德国强调君主立宪和君权至上。(12分) (2)特点:有效的法律、法规数量大幅度增加;涉及的领域广泛;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民主法治进程大大加快。(8分) 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法制建设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强调议会至上;美国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强调中央集权和三权分立;法国确立共和制,强调民主共和制的原则和民众基本原则的实现;德国确立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强调君主立宪和君权至上。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第一小问主要特点,可以从法律、法规的数量,涉及的领域;法律法规完善程度;民主法治的进程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趋势,根据特点可以概括出法制建设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美、法、德国的政治制度•特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政治建设 【名师点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在1954年宪法出台之前一直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雏形,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进程,而“文革”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D.萧伯纳的《苹果车》

 

查看答案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1492年到1800年,让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第二个时代从1800年到2000年,让世界从“中号”缩小到“小号”;2000年以后是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的关键因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B.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两极格局结束的推动

 

查看答案

解读下表内容,对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析说明准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1825年

英国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经济危机爆发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

C.工业革命既增加了社会财富又加剧了社会矛盾

D.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查看答案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查看答案

1922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考察中国后说:国民党是由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四种成员组成的“一个多阶级联合的松散组织”,“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国民党领袖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香港海员罢工的“全部财政资助都来自国民党”,中共“不和罢工工人联系,也不支持罢工”。马林的考察结果(     )

A.不利于中共掌握革命领导权B.体现了新三民主义思想

C.符合国共两党的实际情况D.有利于国共党外合作的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