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1492年到1800年,让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第二个时代从1800年到2000年,让世界从“中号”缩小到“小号”;2000年以后是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的关键因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B.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两极格局结束的推动

 

B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在2000年以后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A错在时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在1973年后;中国加入世贸是2001年,两极格局结束在1991年,CD两项都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关键因素,排除。信息技术革命把世界各地联成一个整体,地球村形成,故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读下表内容,对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析说明准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1825年

英国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经济危机爆发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

C.工业革命既增加了社会财富又加剧了社会矛盾

D.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查看答案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查看答案

1922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考察中国后说:国民党是由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四种成员组成的“一个多阶级联合的松散组织”,“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国民党领袖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香港海员罢工的“全部财政资助都来自国民党”,中共“不和罢工工人联系,也不支持罢工”。马林的考察结果(     )

A.不利于中共掌握革命领导权B.体现了新三民主义思想

C.符合国共两党的实际情况D.有利于国共党外合作的实现

 

查看答案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B.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C.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查看答案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指出:“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入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故侵入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对严复观点准确的理解是(     )

A.观点陈旧,落后时代B.法道融合,东西合璧

C.深刻剖析“经世致用”D.建立自由,法制为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