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4分)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答出三点即可6分)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6分)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答出两点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由“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可知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为官,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由材料中“能破朋党之私”、“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可知科举制的进步性,即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通过考试选拔,能有效地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扩大官吏的来源。 (2)由材料中““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可知考试内容是文学和儒家的伦理纲常,在思想方面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政治方面,科举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世家大族集权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由“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体现了科举制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可以从人才流动、激励机制等方面归纳,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可以表述为: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名师点睛】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2)评价:①世官制:贵族垄断官制爵位,不利于人才选拔。②察举制:由官吏察访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③九品中正制:地方设置“中正”官,对当地士人进行德才评定,分成九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它比“察举制”有所完善,但仍是以官举士,民意难以真正体现。④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创始,唐朝完善。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养和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尤其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读书人;也是统治者笼络人才的手段。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请完成: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 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

 

查看答案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封建没落的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C.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D.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处投禀,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领土主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