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孙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材料表明

A.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实现工业化           B.孙中山主张民生革命

C.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                   D.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符合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中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故本题选择B;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名师点睛】 新三民主义 新内容 新发展 新倾向 民族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突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提出民族平等 联俄、 联共民权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唤起 民众民生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关注工农生活 扶助农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在1906年12月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候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这是在解释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 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 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酵认识到世界潮流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中省略的五字最可能是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

 

查看答案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撼。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

A.性格怯懦           B.清朝祖制       

C.君主制度           D.宗法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