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所以推动近代中国历史“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挽救民族危亡,故 项正确;B是资产阶级要求;C是新文化运动主张;D是民族资本主义。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名师点睛】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查看答案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B.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查看答案

对某部著作的出版,赫胥黎评价说:“它对于当时科学家,好象黑暗中的一道电光。……不但如此?它还有一个极大用处,那就是使我们脱离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你不愿承认上帝创造世界的假设,可是你又能提出什么学说.让任何小心慎思的人都能接受呢?”该著作的出版

A.使科学发展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B.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C.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力学成就               D.动摇了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A.注重实验                                B.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

C.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均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

 

查看答案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