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筹办夷务始末》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1)地主阶级洋务派。最早是在19世纪60年代。 (2)先购买,再仿造。目的: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 (3)都主张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增强中国的实力。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和“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可以判断出这个派别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难度较低。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概括出先购买,再仿造。第二问目的由“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以分析出目的是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由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可以看出也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增强国力。 【名师点睛】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1.背景:面临内忧外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时期:19世纪60-90年代。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5.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6.活动: (1)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代表:李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目的:解决军事工业方面的困难)。代表:李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 (4)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7.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 8.积极作用: (1)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2)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打开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9.局限性:只引技术,不变专制制度,注定失败。 10.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开端;诱导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主张和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材料二  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提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

会议

赞成

反对

弃权

缺席

总票数

赞成百分比﹪

1951年六届

37

11

4

8

60

61

1952

42

7

11

0

60

70

1954

44

10

2

4

60

73

1956

47

24

8

0

79

60

1957

48

27

7

0

82

59

1960

42

34

22

1

99

42

材料三  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

2)材料二表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

3)材料三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

 

查看答案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下列历史事件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没有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B.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

 

查看答案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   )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查看答案

“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提出该主张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卢梭B.孟德斯鸠

C.康德D.伏尔泰

 

查看答案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能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   )

A.“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B.“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