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明中叶以后,内阁首辅的基本职权是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的基本职权是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宋太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的职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2分) 宋太祖以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官职分割相权;(4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相权过大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内阁首辅:票拟权;(2分) 军机大臣:承旨拟旨传旨;(2分) 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或君主专制强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朝到明清宰相的权力逐步被削弱,皇权逐步加强,直至顶峰。本题材料是新背景,但考查的内容仍以君权与相权关系为主,(1)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要注意关键词“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意思是宰相有权往往会危机国君的统治可。故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相权过大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2)要注意关键词“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意思是宰相有权往往会危机国君的统治 (3)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明中叶以后,内阁首辅的基本职权是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的基本职权是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可见,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的职权分别是票拟权和承旨拟旨传旨。结合所学知识,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或君主专制强化)。 【名师点睛】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主要内容有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以至于到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与此类似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考点: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君权与相权矛盾·君权加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公九卿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像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之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查看答案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    )

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B.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C.保持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D.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

 

查看答案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

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满分5 manfen5.com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查看答案

1917年,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

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千余里战线上,分东、中、西三路进军。20日晚,中路军只用了30分钟就把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撕开一个长达10公里宽的口子”该段记载描述的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