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

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察举制 B.推恩令
C.郡县 D.封国制
《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是( )
A.设置丞相主持国政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厉行文化专制政策D.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是( )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