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基于其改革经验对中国提出的改革建议:“中国必尽革其旧日之弊,举国而效西方之治,政令教化,成与维新而后可。约而举之,其尤不可须臾缓者三,日武备也,度支也,学校也。”

——据《时务报》第36册

材料二  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尊性、自爱性、排他性。太阳底下,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对外来文化是不加选择不加过滤地全盘吸收的。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在武备、度支、学校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改革中在政治方面对外来文化是如何加以选择、加以过滤的?并分析其共同原因。

 

(1)武备方面:建立近代军队。主要包括创办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创办军事工业,为部队提供近代化军事装备;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陆军和海军。度支方面:殖产兴业,大力推进工业化。主要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学校方面:确定“国民皆学”方针,建立近代学校制度。推行义务教育,创办东京大学,鼓励民间办学等。(每个方面3分,考生从宏观概括或微观回答均可) (2)政治方面:中国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未触及政治体制改革;日本吸收了西方经验,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探索,设立议会,颁布宪法,但确立的是天皇专制体制,并没有转型为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4分) 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传统思想浓厚。(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时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列举各方面的举措即可。武备方面:从建立近代军队;创办军事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等方面回答。度支方面:从殖产兴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方面回答。学校方面:从确定“国民皆学”方针,建立近代学校制度和推行义务教育等角度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改革,而日本则进行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尽管依然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联系两国经济发展及传统分析其“共同原因”。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概况与比较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到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选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859年)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至明清市镇机能的变化试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对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英城市化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化艰难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他在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就当时罗斯福采用这一方式的意义,时人评价说“和总统在一起待一个小时后,叫我把钉子当饭吃我都吃得下去!”可见,炉边谈话(   )

A.有助于提振民众信心                B.消除了民众生活压力

C.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D.扩展了市场消费潜力

 

查看答案

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他”所推行的改革(   )

A.创办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完善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D.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

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B.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