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一个...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到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选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859年)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至明清市镇机能的变化试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对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英城市化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化艰难发展的原因。

 

(1)变化:由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向以商业机能为主转变。(2分) 影响:社会结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思想:反专制反传统的新思想萌生(或明清进步思潮的出现,具体到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也可);文化: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的出现,宋词、元曲、章回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具体作品也可)(每个方面2分,共6分) (2)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发展较为平稳。(4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自由主义思想和经济政策的推动;民主政治的保障。(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 (3)不同之处:中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慢,是在外力作用推动的;英国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是内力作用推动的。(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原因: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侵略和对中国经济的控制;专制统治的保守;社会长期动荡。(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一个角度给1分,两个角度3分,三个及以上角度5分。共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可分析出答案;“史实”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的经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文学(小说的兴起)、思想观念(明清早期的民主思想)的变化作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数据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曲线图可以看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8 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发展迅速;20 世纪30 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发展较为平稳。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图中的时间判断可知,主要经济因素有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等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之处”,从材料三中“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 19 世纪 40 年代开始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可分析出中国声调近代化起步晚,发展缓慢,是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冲击下形成;“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可分析出西方的城市发展起步早,发展快,是自身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形成的。第二问原因可以从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侵略和对中国经济的控制、专制统治的保守、社会长期动荡等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宋朝商品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他在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就当时罗斯福采用这一方式的意义,时人评价说“和总统在一起待一个小时后,叫我把钉子当饭吃我都吃得下去!”可见,炉边谈话(   )

A.有助于提振民众信心                B.消除了民众生活压力

C.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D.扩展了市场消费潜力

 

查看答案

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他”所推行的改革(   )

A.创办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完善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

D.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

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B.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

 

查看答案

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成为很有钱的名人。1630—1809年,英国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   )

A.英国政府重视人才培养

B.工业革命期间开始有了专利法

C.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发明创造

D.专利法推动了发明创造的不断涌现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   )

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

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

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