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的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政治的最大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C.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抵御西方列强的威胁
C.维护各州行政独立性D.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陶片放逐法 | 标志雅典国家形成 |
B | 英国内阁被称为下院中的第三院 | 英国内阁掌握立法权 |
C | 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法国总统同意缔结中法《辛丑条约》 |
D |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 | 美国人民享有基本的民主权利 |
在某学校举行的某次历史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一位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所在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②③正确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D.公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