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西方科学、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材料,结合...

中西方科学、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其中: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已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1)文化现象: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2分)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是中西相互的启蒙。(2分,每点1分) (2)甲:反对学习西学。(2分)乙: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2分,答学西方的制度不给分)丙:主张不仅学西学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2分,或主张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学)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能力。由材料“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是中西相互的启蒙。 (2)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现在‘天将器还中国’……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等关键信息可知,甲:反对学习西学。乙: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答学西方的制度不给分)丙:主张不仅学西学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或主张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学)。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明清时期,我国历史也进入到了一个承古萌新的转折时代。在社会思想方面,“民本思想是先秦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主潮之一,它与尊君论相反又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理论基石……然而,至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时代氛围和批判思想的氤氲涵化,为传统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一次更新的机会……我们把明末清初涌现的政治理念称之为‘新民本’”。

——冯天瑜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材料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与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

 

查看答案

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1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最早打破该师看法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B.量子假说的提出

C.相对论的提出                      D.牛顿力学的创立

 

查看答案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

图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睡眠》,这幅作品与下列哪位画家的绘画风格相似?

满分5 manfen5.com

A.毕加索             B.莫奈

C.达·芬奇           D.凡·高

 

查看答案

“场景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抛开了启蒙理性的限制,没有反映19世纪生活的真实状况。”这是对某幅画的评论。由此可知,该画的艺术风格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