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
材料二 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材料三 德国《明镜》周刊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有2/3的东德人和56%的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德国学者希克尔和诺尔特认为,“作为社会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马克思改变了世界”。并且说:“在21世纪初,我们需要像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的形势。”
——摘编自《德国专家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2005年9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恩格斯说“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2)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列宁)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的?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评价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出现这种评价的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的突出表现。
(2)结合材料二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场上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从此以后,中国的皇帝不得不与庞大的文官集团共治天下,内廷与外朝的区分,颇同今日企业组织董事会与公司抗衡相似。
——许绰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中国传统政治,既主选贤与能,为何不想出一种皇帝公选的制度来呢?这亦有它外在客观条件之限制。在贵族政治下,皇位容易公选,小国寡民城市国家的皇帝,也易公选。中国自秦以后,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上又没有特权贵族存在,散漫的一千几百个县行政单位,居民多数在农村,皇帝公选无法推行。有一个举国共戴长期世袭的元首,国家易趋安定。只求他不太作恶,利害两权,而容许一个世袭皇室之存在,这不能说是全由于皇帝方面之压力,也不能说是全由于人民方面之奴性。这尽可有一个较近光明的看法,较近情理的说法。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晚期至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未能确立皇帝公选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深远影响。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中所示战争的影响的是

A.福州成为通商口岸B.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在19世纪晚期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
①实行联邦制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③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④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
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D.民主进程历经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