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七分之一,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现今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 公民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开多次会议才能确定。
材料三 克利斯提尼时期:制定“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伯利克里时期: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共500人。陪审法庭由十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每部落各选600人,共6000人。
材料四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1)材料一反映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的公民大会的职能。
(3)材料三中抽签选举的方式有什么优势和缺陷?
(4)读材料四,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一一《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多边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从50年代出席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初步亮相国际舞台,艰难打开局面;到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实现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朝核、伊朗核、缅甸、伊拉克、阿富汗、苏丹达尔富尔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为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各种多边平台坚持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努力维护中国在政治、安全、经贸、人权、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切身利益。……我们积极推动东亚系列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务实合作
——张业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1)材料1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据材料1说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
(3)结合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成就。
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多数国家经济困难,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B.各国照搬苏联模式,政治僵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执政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80年代又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美国策动成立北约,除企图遏制苏联以外,还有一个意图是( )
A.凌驾于联合国之上 B.分裂德国
C.援助西欧 D.称霸世界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
A.反对法西斯主义 B.谋求和平、民主
C.美苏实力均势 D.两在阵营的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