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蒸汽机 B.计算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
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 B.反对官员的贪腐
C.重视商品生产 D.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