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有利于井田制的瓦解,更多的自耕农随之而产生,从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故选A。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并不存在抑制的现象,故B错误。因为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了题中的现象,故而C本末倒置。而D中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因为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使地主兼并土地成为可能,故而阻碍一说错误,故本题选A。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在近代前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在14—18世纪也出现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它们促进了社会进步,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归纳这五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思想主张。

(2)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近代中国维新思潮也借助中国其他思想作为武器,回答这种“借助”的体现和根本原因。

(3)与欧洲比较,中国思想解放在背景和效果方面有哪些特点?

(4)你从上述近代史上中外思想解放潮流的分析中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后人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先生。”

材料二  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材料三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什么?朱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

满分5 manfen5.com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  )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查看答案

下列两个科学巨匠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B.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C.两人都对科技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D.两人的重要贡献在本质上一样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