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书档案——国书——咨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对文书传发、保管的...

文书档案——国书——咨文,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对文书传发、保管的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法令规定。官署都有专门吏员收发登录文书,并按法令规定对文书建立副本存档、待查,像“兰台令第卅三”就是收发簿上的编号。秦之“书府”、汉之“石渠阁”都是重要的档案馆。这些档案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论衡•别通》记载“萧何(西汉丞相)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古罗马时期,罗马法规定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个人和机构才有权力建立档案馆。当时由专门的司书和档案员负责整理保管,对档案分类登记、编订册号、张号和目录。很多档案被收录进入城市法典之中,官员经常利用档案审理案件,或者利用国家收支帐目档案处理财政问题。档案工作者被誉为“城市的卫士”。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材料二 《北京条约》签订之后,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公使向其进递国书(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在近代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其谕旨曰:“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至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1901年,《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1902年,光绪皇帝按规定程序接受了各国使节递交的国书。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传统可追溯到1790年。那一年华盛顿按宪法要求发表了当时被称作"年度咨文"的报告。宪法第二条第三节规定,总统“应不时向国会报告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和适宜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华盛顿及其继任约翰·亚当斯是按照独立前在英国国王统治时期的方式,通过盛大隆重的礼仪亲自发表国情咨文演说。但是,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感到这种过份的排场与新生的民主共和国极不相称。他讥讽地称这种做法为“御座上的演说”,并以呈送书面咨文的形式取代亲自演说。

——《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历史由来》

(1)阅读材料一,概括秦汉与古罗马在文书档案管理上的相同点。

(2)阅读材料二,分析清王朝外交出现了哪些变化。

(3)阅读材料三,简要说明国情咨文制度的发展如何体现了民主精神。

 

(1)文书档案管理有法律的保障,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并设立详细的操作流程,文书档案管理服务于治国理政。 (2)从以天朝上国自居到屈辱外交;对近代外交准则从排斥到接纳。 (3)总统和国会保持制衡的关系,遵从宪法,废除具有君主专制色彩的仪式。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秦汉时期对文书传发、保管的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法令规定”和“古罗马时期,罗马法规定只有具有法人地位的个人和机构才有权力建立档案馆”得出文书档案管理有法律的保障;由“官署都有专门吏员收发登录文书”和“当时由专门的司书和档案员负责整理保管”得出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由“按法令规定对文书建立副本存档、待查,像“兰台令第卅三”就是收发簿上的编号”和“对档案分类登记、编订册号、张号和目录”得出并设立详细的操作流程;由“这些档案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和“官员经常利用档案审理案件,或者利用国家收支帐目档案处理财政问题”得出文书档案管理服务于治国理政。 (2)依据“咸丰帝仍拒绝英法公使向其进递国书”、“此次夷务步步不得手”得出以天朝上国自居;依据“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得出屈辱外交;依据“至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得出对近代外交准则持排斥态度;依据“光绪皇帝按规定程序接受了各国使节递交的国书”得出对近代外交准则开始接纳。 (3)依据“应不时向国会报告国情,并将他认为必要和适宜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体现的是制衡;他讥讽地称这种做法为“御座上的演说”,并以呈送书面咨文的形式取代亲自演说体现的是废除具有君主专制色彩的仪式。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工业革命前的几个世纪中,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世人眼中商人是只知道推销商品和交换货币的奸诈之徒,“教会咒骂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专注于物质利益”。在18世纪,商人成为英国社会生活中的理想楷模。约瑟夫·艾迪逊说:“没有比商人更有用的人。他们能以互相交流的形式把人们编织在一起,分配自然的恩赐,为穷人找工作,把财物加给富人,把华丽给予伟大者”。

——摘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英格兰和威尔士议会统计

 

1660-1690年

1690-1715年

议员总数

2040名

1874名

商人议员

75名

148名

 

 

 

 

 

国际贸易估算值(单位:百万英镑)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土耳其

欧洲

世界

1720年

13

7

3

2

62

88

1780年

23

22

7

4

137

186

——罗伯特《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

材料二: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有着一定联系。贸易的扩大,对实际收入有着许多积极的直接影响。它向那些生产出口商品和加工进口商业的制造业提供日益增多的就业机会,投入到制造业的资本增多了。在利润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发明和技术革新感兴趣。

——摘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商人地位的新变化,并分析其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概述商业革命的表现。说明你是如何理解“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有着一定联系”。

 

查看答案

服饰和娱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近现代中国服饰和娱乐也在发生着改变。

材料一 1906年,天津《大公报》进行了有关“剪发易服”的征文活动,下面是其中一些观点:“近据生理学家考求,毛发原为血垢之发表,不剪除以净刷,即于生理攸关。”“今苟断然行之,则全国之精神必为之一振,而皆知我国实行新政之迫切,则军业、学业、工商农诸业,各一(以)竞争之心以图前进。”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1)依据材料一,概括提倡“剪发易服”的理由。

(2)材料二反映出社会文化生活的哪些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材料一:长安、洛阳——古都气度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满分5 manfen5.com

(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

材料二:扬州——市井风貌

“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2)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莫奈在其系列画作中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伦敦人为此到大街上仔细看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由于莫奈的系列画作中如实地记录了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一个依据。上述材料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莫奈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②伦敦的工业化带来严重污染

③莫奈以抽象的手法描绘伦敦           ④莫奈将绘画与科研并举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19世纪,每当英国工人向老板提出要求缩短工时和提高工资时,老板总是威胁说他将以更低工资招聘法、德、比等国工人来取代英国工人。这一现状促使了工人阶级

A.进行武装斗争      B.探索科学理论

C.反对自由放任      D.实现国际联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