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杜勒斯所指的这次会议

A.首先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合作精神

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亚非国家开会,排除AB项,因这两项没有非洲国家参与。D项排除是因为联合国开会不是只有亚非国家参与,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根据C项和基础知识知道:万隆会议是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因为西方国家的阻挠和破坏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让与会国重新团结起来,谋求亚非国家的发展,引起美国的不满,所以C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1927年8月至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查看答案

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B.提出的《四月提纲》

C.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的《土地法令》

 

查看答案

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B.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查看答案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断出现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这些主张

A.多是空谈救国

B.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

C.在当时是盲目冲动的爱国行动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表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