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实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实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来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克商以后,安抚殷商遗民,以为周用,同时进 用各地的才俊,新创之周实际 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 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于是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中国从此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 夏世界求延续和求发展的长篇史诗。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我们认为 18 世纪中叶以后,1840 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 史上的中国。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 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 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三 国籍问题 伴随着近代以主权、国民和领土为标 志的民族国家世界体系而出现。1907 年荷兰国会议定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归化法”,规定自1908 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 ,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此规定引起南洋华侨 的强烈不满。南洋华侨 成立国籍保存会,及时向国内发电请 求声援,国内商界、学界及朝廷迅即回应。清政府参照中外国籍法规,针对 荷兰当局的“出生地主义”,于1909 年颁布了一项基于“血统主义”的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

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从法律上正式明确了华侨 的身份是中国国民,使保护华侨 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初步完成了官方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

——摘编自许小青《清季国籍问题 与民族国家身份认同》

(1)依据材料一,历史学家认为,在西周时期,中原大地逐渐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政治和文化认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更具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种政治文化认同形成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康熙帝对此所做的贡献。

(3)简述清政府对于南洋华侨国籍之争所采取的对策。谈谈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1)(6分)西周分封王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与商等先代贵族子弟形成政治联盟;确立了超越部族之上的神圣天命权威,形成朝代更替的天命观念。(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 (2)观点:清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清朝的统一经历了三个阶段。(每点一分,共2分)贡献: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多伦会盟。(每点1分,共4分) (3)(6分)对策:荷兰殖民当局强迫华侨加入荷兰国籍。(问题由来1分)清政府引用国际法原则制订国籍法,用法律保护华侨的中国国民身份。(具体政策3分) 认识:(学生答案需包含“国家主权”或“民族国家”等关键词,并且表述正确,即可得分,2分。其他言之成理可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新创之周实际 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 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中可以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 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中可以得出谭其骧的主要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对此所做的贡献: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多伦会盟。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从材料“清政府参照中外国籍法规,针对 荷兰当局的“出生地主义”,于1909 年颁布了一项基于“血统主义”的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从法律上正式明确了华侨的身份是中国国民,使保护华侨 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初步完成了官方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华民族的统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材料一  佛罗伦萨的经济繁荣主要是依靠银行业和制呢业。它的高利贷资本因为教廷存款在各国征收教会税、向各国统治者贷款而大量增殖。13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14世纪毛纺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

——吉林文史出版社《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英国在19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南方网《金融中心漂移说》

材料三  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满分5 manfen5.com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佛罗伦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3)你能从材料三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查看答案

世界历史上的发生了多次思想解放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注:图中间是一个天平)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请问以上材料一的体现了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请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D.英国的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开始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